養老機構為老人提供照護服務,其實遠不止生活照料如此簡單,我們需要考慮:
如何讓老人快速適應機構的生活?
如何幫助老人獲得更多社會支持?
如何維持老人的尊嚴和社會認同?
回答以上問題就需要介紹出本篇文章的主角——社工。
良好的養老服務體系離不開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的全方位參與。在一家養老機構的照護團隊里,專業社工是解決以上問題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大眾的認知里,社工的角色定位及工作內容似乎還稍顯陌生。
本期,小普采訪到了普親社工部主管曾崢,由她來為大家細說社工做的那些事兒。
曾崢/普親社工部主管
助理社工師,三級心理咨詢師,畢業于深圳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擁有4年一線社會工作服務經驗。
養老機構的社工有什么不一樣?
養老機構的社工主要服務于入住機構的、身心都需要照顧的老人,他們已經離開工作崗位,不能為社會做直接貢獻。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多數老人都會集中在社區及養老機構里進行養老,行業發展及職業需要,社工逐漸出現在社區及養老機構里。目前普親養老院里的社工提供的服務傾向于康復類、文娛類的服務,注重老人個人價值的提升,幫助老人獲得社會的尊重。
社工的工作都有哪些?
個案輔導者
在入住普親養老機構前,每位老人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評估,其中社工需要為老人進行適應情況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綜合老人的需求開展后續個案工作。如果老人有需要,社工還會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提供康復類及心理輔導類的工作。
▲海口市普親第二老年養護院的社工組織院內老人一起用指紋點亮普親樹,繪成這幅祝福長卷。
從試入住開始,社工就需要從生理和心理上讓老人慢慢適應機構的生活。
具體包括幫助老人熟悉環境,讓老人不會因為居住環境的改變而影響生活質量;幫助老人了解護理人員,找到熟悉的固定的護理人員能夠讓老人對護理人員產生依賴感,知道有問題該向誰求助,不會讓老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幫助老人認識同住的伙伴,重建社交圈,結交新朋友,幫助老人獲得社會認同感。
活動領導者
社工并不是活動專員,而是老年人活動的支持者和領導者。在普親養老院,社工要負責日常的康樂活動、志愿者活動和大型月度主題活動,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興趣愛好、增進老人的情感交流。
▲老人們寫毛筆字
當老人習慣養老機構的生活之后,社工要及時了解老人的需求,比如有的老人熱愛朗誦,有的有唱歌、書法等方面的特長愛好,社工就需要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幫助老人組建興趣小組,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拓寬老人的社交范圍,讓老人體驗團隊精神,同時培養老人的創造力和獨立性。
資源協調者
社工還需要負責起維系志愿者、建立機構良好的志愿者制度的工作。在普親養老各大機構,常年都會有不少的大中小學生志愿者來機構陪伴老人,這時候社工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志愿者活動的時間、頻次和內容,以及志愿者培訓的相關課程。
另外,社工還要負責鏈接社區資源,整合社會資源,如爭取社區支持、聯系社會愛心團體等。
在老人入住養老機構之后,社工還需要及時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維系老人與家屬之間的關系,讓家屬能保持定期頻率來探望、陪伴老人。
在普親養老院,社工特色服務還包括光輝歷程卡與生命故事書。各機構的社工會把在院老人生命中值得懷念和意義重大的事件輔以照片做成相冊,讓老人的光輝故事得到傾聽,獲得來自大家的尊重,也讓老人慢慢找回自信,重拾希望。
普親黑石鋪社區老年養護中心為老人制作的生命故事書
社工是老人在養老機構生活的調和劑,社工的作用就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幫助老人獲得資源解決困難。在普親養老院,如果你看到身穿綠色馬甲的小伙伴,不用懷疑,TA就是我們的社工啦!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湘ICP備15011513號-1」 法律聲明
Copyright © 2019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