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第二屆陸家嘴峰會落下帷幕。峰會期間,二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大咖分享了各自從事養老行業的經驗,令在場聽眾受益匪淺。
為了讓這些好的理念更大范圍地傳播,也為了讓更多的人從這場峰會中受益,小編搜集了部分聽眾的反饋,并據此選擇了幾位峰會嘉賓的現場演講,整理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今天分享第二篇,演講者是來自湖南普親養老的黃宇新,他演講的主題是《社區長期照護機構連鎖化運營》。
以下內容經黃宇新授權發布
普親是一家民營機構,從2000年就開始思考做養老,期間涉足過候鳥養老,日間照料,健康培訓等等,經過一路的摸爬滾打,直到2010年,普親將目標群體調整為具有剛性需求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率先在業內提出“失能失智”的市場細分概念,并將自身品牌定位于“失能失智養護專家”。2015年,湖南省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的注入,為我們提供發展動力和資金,使我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普親面向全國,深耕湖南,F已經快速擴張到7個省市,30家機構已經或即將落地。
普親是通過邊實踐、邊運營、邊總結的方式,來逐步構建起我們的連鎖運營模式的。從實踐來看,連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包括:品牌、運營效率、人才、資金聚合、學習能力、成本、營銷等7個方面。其中說到的學習能力,我們提倡行動學習,一邊干一邊發現問題。因為每個機構不可能沒有問題,不發生事故,所以,在連鎖經營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就可以在整個系統里通過案例的行動學習來完善改進方案,這樣對于每個機構的成長都是有所幫助的,而付出的代價,會比單體經營少些。
如果做符合中國國情的長期照護體系,普親認為要投資小,標準統一,體現連鎖化,信息化,專業化,個性化,本地化等5個特點。
當我們在一個區域進行系統模式落地時,都是以中心機構為依托、以社區機構為主體、以專業服務延伸覆蓋居家。其中,中心機構除提供標準化的長期照護服務外,還將肩負小型醫療、培訓學校、社工孵化、餐飲配送等服務功能。
我們的中心機構的規模將控制在200床位左右,社區型機構床位數在50到100床之間。有人會問,為什么是200張床?其實,從2011年起,普親分別在長沙、?谧赓U場所開辦了11張床位、21張床位、78張床位的社區型長期照護機構和180張床位的中心型長期照護機構,探索不同規模、不同功能的長期照護機構業態可持續的運營模式。通過對前期投入、經營效益、設施獲取、風險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評估,最終實踐得出社區機構50-100張床位、中心機構200張床位具有較佳的體系構建經濟合理性與管理效率。
普親在連鎖化的道路上,非常強調機構的個性化創新服務。在每個機構在做好標準化基礎服務的同時,根據區位不同,每個經營站長要結合自身特色,衍生出一些延展性服務。我們會在機構的支持下,深入社區提供義診,失能失智老人居家照護專題培訓等。例如:在我們長沙戴家河機構附近,有一個殘聯協會,我們就安排了幾位殘聯的人來就業,給機構里的老人讀報紙,陪老人曬太陽、聊天等。
普親能夠做好連鎖化的重要抓手:一是標準化,二是專業化。
所謂制定標準的核心歸納起來就三個字,即:管、服、放! 管就是管住安全,包括機構安全和護理安全。服,就是服務,設計標準時一定要關注流程的順暢,一線員工服務好老人,支持部門的員工服務好一線員工,流程設計時要從員工實操角度來思考是否便于操作與執行。放,就是要讓員工用放松的心態去從事服務活動;另外要用開放的心態去整合標準。我們現在也有引入從日本歸國的專家團隊----介護之慧,在普親體系內獨立的進行認知癥照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我們也有參與山西省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的綜合評估,幫助他們制定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價標準。
普親把標準化文件劃分成:照護服務與運營管理兩大維度。在執行力度上分為強制性、引導性和選擇性三個類別。安全類是強制性標準,必須百分之百執行,出現了問題就要通過懲罰性手段來處理。經營本來就很不容易,如果再出現安全問題,對機構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所謂引導性標準,在執行過程中要求會寬泛些,比如服務選項里,我們的助餐時間并沒有固定,只給了一個指導區間,但按照營養餐的標準,對老人進食的量進行了嚴格規定。
選擇性標準就是要做一些個性化的東西,給員工予以指引,讓他們在實踐當中做一些技術上的創新和應用。這部分主要以鼓勵為主,和站長的職業上升通道也相關。
關于專業度,普親是以多學科、多維度的專業團隊為依托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在我們機構圍繞一個老人,既有駐點護士、護理員等提供7X24小時服務,也有巡點醫生、康復師、心理咨詢師、營養師等提供日常巡診、健康管理等服務;另外,我們還有社工通過組織社會資源為機構及社區提供志愿者服務。同時,我們也很關注家屬對老人持續照料過程中的參與度。機構內的客服人員每天會通過微信向子女發送老人日常生活照片,小視頻等;老人與子女也可以進行視頻通話。通過這些互動,家屬隨時可以看見自己家里的老人,可以了解家里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狀態,他們就會比較放心,其實這也是對管理的一種監督。
說到服務,普親的基礎服務清單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娛活動、營養膳食、康復護理和醫囑執行這6個方面。我們覺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把能干的事情盡量干好,干不了的事情,如果有機會整合資源就做,如果沒有機會就寧可不做。
作為全國連鎖運營商,普親的機構布點遍布全國各個地區。在籌建機構時,一定會參與前期的設計,我們不要做錦江之星那種無差別的連鎖化機構,會特別針對地理區位、日照的時間、通風采光環境等養老關鍵因素,以及住家風格做不同的產品規劃設計;同時在運營過程中也要根據南北差異、風土人情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這樣做出來的養老院,老人住在里面才會有家的感覺,才會放松。
當然想真正做好連鎖運營,最重要的是在標準建好了以后,把PDCA做好(注: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要做好PDCA,就必須把信息化平臺搭起來。
另外,我們有制定長期戰略,會把戰略和預算分解到年,分解到月,并且每個月召開績效管理會,流程管理分析會,以及各個機構的經驗分享會。而這些分享和檢討可以說是連鎖化運營成功之關鍵。
借此機會,我也要呼吁:養老從業人員付出的勞動,和獲得幸福感,以及收入是不平衡的。養老是一個關于愛的行業,我們要求員工付出愛心,但養老從業人員尤其是基層員工獲得的實際收入、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可度是很低的。我們的影視作品,或者新媒體平臺,都應該宣傳養老人崇高的理想,宣揚養老行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講,我們也要關注并努力提升我們身邊養老人的幸福感。
發于心·踐于行是普親的座右銘,在此分享給大家,與各位同行共勉!謝謝!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湘ICP備15011513號-1」 法律聲明
Copyright © 2019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